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ABB机器人(中国)服务商    

ABB机器人,ABB喷涂机器人,ABB码垛机器人,ABB焊接机器人,AB...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自动焊接机焊丝的移动检测!
新闻中心
自动焊接机焊丝的移动检测!
发布时间:2025-10-20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自动焊接机中焊丝的移动检测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环节,主要用于监控焊丝送进速度、送丝稳定性、焊丝余量及是否出现卡丝、断丝等异常,常见检测方案需结合传感器选型信号处理控制逻辑,具体实现方式如下:

一、检测目标与核心参数

需检测的关键指标:

  • 送丝速度:焊丝单位时间内的送出长度(如 3-15m/min,根据焊接工艺调整);

  • 送丝位置 / 位移:累计送丝量(用于控制焊接填充量);

  • 送丝状态:是否连续送进、是否卡丝(送丝阻力突变)、是否断丝(送丝中断);

  • 焊丝余量:卷轴上剩余焊丝长度,避免空焊。

二、常用检测方案与传感器选型

1. 基于旋转编码器的送丝速度 / 位移检测(最常用)

利用焊丝送进时带动机械结构旋转,通过编码器将旋转量转换为电信号,计算送丝参数。

  • 硬件组成

    • 旋转编码器:优先选择增量式编码器(如 1000 线 / 2000 线,NPN/PNP 输出),安装在送丝轮的从动轮轴上(焊丝通过送丝轮时带动从动轮旋转,避免打滑影响精度)。

    • 信号处理模块:PLC 的高速计数模块(如西门子 S7-1500 的 SM 1525、台达 DVP 的 HC 模块)或独立计数器,接收编码器的 A/B 相脉冲信号(区分方向)。

  • 原理

    • 送丝轮每旋转 1 圈,焊丝送出长度 = 送丝轮周长(如直径 50mm,周长≈157mm);

    • 编码器每圈输出 N 个脉冲(如 2000 线),则每个脉冲对应焊丝位移 = 157mm / 2000 ≈ 0.0785mm;

    • 通过 PLC 高速计数功能累计脉冲数,换算为送丝长度;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,换算为送丝速度(如 1 秒内 1000 个脉冲 → 1000×0.0785mm/s ×60≈4.71m/min)。

  • 优势:成本低、精度高(±0.1mm 级),适合大多数熔化极焊接(MIG/MAG 焊)。

2. 基于激光 / 红外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检测

针对焊丝表面光滑或易变形场景(如细直径焊丝 φ0.8mm 以下),采用非接触式检测避免机械摩擦影响。

  • 硬件选型

    •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(如基恩士 LV 系列):通过激光照射焊丝表面,利用多普勒效应直接测量移动速度(无需接触,精度可达 ±0.5%)。

    • 视觉传感器(如康耐视 In-Sight):拍摄焊丝运动图像,通过图像处理计算位移和速度(适合同时检测焊丝姿态偏移)。

  • 原理:激光传感器输出与速度成正比的模拟量信号(4-20mA 或 0-10V),PLC 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采集信号并换算为实际速度(如 20mA 对应最大速度 15m/min)。

  • 优势:无机械磨损,适合精密焊接或细焊丝场景;缺点是成本较高,易受焊接烟尘干扰(需加装防尘罩)。

3. 基于张力 / 扭矩传感器的送丝状态检测

用于检测送丝阻力变化,判断是否卡丝或焊丝打结。

  • 硬件选型

    • 张力传感器(如拉压力传感器,安装在焊丝导向轮处):检测焊丝受到的横向张力,正常送丝时张力稳定,卡丝时张力骤增。

    • 送丝电机扭矩反馈:通过伺服电机的扭矩信号(如台达 ASD 伺服驱动器的扭矩输出信号)间接判断,卡丝时电机负载增大,扭矩超过阈值。

  • 原理:张力 / 扭矩信号经放大器转换为模拟量,PLC 设定阈值(如正常张力 5N,超过 8N 判定为卡丝),触发报警并停止送丝。

4. 焊丝余量检测

  • 方案 1:编码器 + 卷轴直径计算:在焊丝卷轴轴上安装编码器,记录卷轴旋转圈数,结合卷轴初始直径和焊丝直径,计算剩余长度(剩余长度 = 平均周长 × 剩余圈数,平均周长随卷轴直径减小而变化)。

  • 方案 2:超声波 / 光电传感器:在卷轴旁安装传感器,检测焊丝卷轴的半径变化(如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测量卷轴表面到传感器的距离),换算余量。

  • 方案 3:重量传感器:将焊丝卷轴放置在称重传感器上,通过重量变化计算剩余长度(已知单位长度焊丝重量)。

三、信号处理与控制逻辑(以 PLC 为例)

  1. 信号采集

    • 编码器脉冲信号接入 PLC 高速计数器(如西门子 1500 的HC1),设置计数模式为 “quadrature (正交解码)”,区分正反转(避免焊丝回抽时误计数)。

    • 模拟量信号(速度、张力)接入 PLC 模拟量输入模块(如 SM 1531),通过SCALE_X指令将 4-20mA 转换为实际物理量(如 0-15m/min)。

  2. 送丝速度闭环控制

    • PLC 将设定速度(如 10m/min)与编码器检测的实际速度比较,通过 PID 算法调节送丝电机频率(如控制变频器输出或伺服电机速度),确保速度稳定(偏差≤±0.2m/min)。

    • 示例逻辑(STL 语言简化):

      plaintext

    • L #SetSpeed       // 设定速度
      L #ActualSpeed    // 实际速度(编码器计算值)
      -I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计算偏差
      L #PID_Output     // PID输出
      // 输出控制送丝电机
      T #Motor_Speed
  3. 异常判断与报警

    • 断丝检测:编码器脉冲在送丝指令有效时持续 0.5 秒无变化(速度 = 0),触发断丝报警(输出报警信号,停止焊接)。

    • 卡丝检测:张力信号超过阈值(如 8N)或电机扭矩超限,立即停止送丝并反转退丝(避免焊丝折断)。

    • 余量不足:当剩余长度≤5m 时,触摸屏显示 “焊丝余量低” 提示,余量≤1m 时自动停机。

四、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

  1. 机械结构优化

    • 编码器从动轮需与焊丝紧密接触(加弹簧预紧),避免打滑(可在轮面增加橡胶层增大摩擦力)。

    • 传感器安装位置远离焊接电弧和飞溅区,必要时加装水冷套或防护罩。

  2. 抗干扰处理

    • 编码器信号线采用屏蔽双绞线,单端接地(与 PLC 共地),避免与动力线并行布线。

    • 模拟量信号增加信号隔离器(如宇泰 UT-2572),抑制电磁干扰(焊接环境 EMC 干扰强)。

  3. 校准方法

    • 速度校准:通过已知长度的焊丝(如 1 米),手动送丝并记录编码器脉冲数,计算脉冲 - 长度换算系数(修正机械误差)。

    • 张力阈值设定:在正常送丝和卡丝状态下记录张力值,阈值设为正常最大值的 1.5 倍。

总结

自动焊接机的焊丝移动检测以旋转编码器 + PLC 高速计数为主流方案,兼顾成本与精度;配合张力传感器可实现异常状态监控,非接触式传感器适合特殊工况。核心是通过闭环控制确保送丝稳定,并快速响应异常(断丝、卡丝),从而保障焊接熔深均匀、避免焊偏或虚焊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