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B 工业机器人减速机(如 IRB 120/260/6700 系列常用的行星减速机、谐波减速机)齿轮磨损维修需遵循 “精准检测→分级处理→精密组装→精度校准” 的流程,核心是避免磨损扩散导致二次损伤,同时确保维修后恢复原有机械精度。以下是针对不同磨损程度的详细维修方案:
一、前期准备:安全规范与工具备件
1. 安全前提(必须执行)
2. 核心工具与备件
类别 | 具体清单(以 IRB 120 行星减速机为例) |
---|---|
拆解工具 | 内六角扳手(2mm/3mm/4mm,ABB 减速机螺栓专用)、扭矩扳手(精度 ±1%,如哈量数显扭矩扳手)、轴承拉马(20~50mm 量程)、铜棒(避免硬敲)、超声波清洗剂(清洁齿轮) |
检测工具 | 千分尺(精度 0.001mm)、塞尺(0.01~1mm)、齿轮跳动检测仪(测齿圈径向跳动)、表面粗糙度仪(检测齿面磨损程度) |
维修备件 | ABB 原厂齿轮组(需匹配减速机型号,如 IRB 120 J3 轴行星齿轮组型号:3HAC031453-001)、原厂润滑脂(Klüber MICROLUBE GL 261)、O 型圈(丁腈橡胶材质,耐油脂)、轴承(如 SKF 6203ZZ,匹配轴径) |
二、齿轮磨损检测:确定磨损等级与故障范围
首先需通过 “外观检查 + 精度测量” 判断齿轮磨损程度,避免过度维修或维修不彻底:
1. 拆解前初步判断(减少盲目拆解)
2. 拆解后精准检测(核心步骤)
按 “先外壳→再端盖→最后齿轮组” 的顺序拆解减速机,重点检测以下参数:
检测项目 | 检测方法 | 正常标准(IRB 120 为例) | 磨损判定阈值 |
---|---|---|---|
齿面磨损 | 用表面粗糙度仪测齿面 Ra 值;目视检查齿面是否有点蚀(小凹坑)、胶合(金属粘连)、崩齿 | Ra≤0.8μm;无点蚀、崩齿,齿面光滑 | Ra>1.6μm,或点蚀面积>10%,或单齿崩缺>0.5mm |
齿侧间隙 | 用塞尺插入啮合的齿轮齿侧,测量最大间隙(行星减速机需测太阳轮与行星轮、行星轮与内齿圈两处) | 太阳轮 - 行星轮:≤0.03mm;行星轮 - 内齿圈:≤0.05mm | 任一间隙>0.1mm,或比原始值增大 50% 以上 |
齿轮跳动量 | 用齿轮跳动检测仪固定齿轮,测齿圈径向跳动(径向圆跳动)和端面跳动 | 径向跳动≤0.02mm;端面跳动≤0.015mm | 径向跳动>0.05mm,或端面跳动>0.03mm |
行星架磨损 | 用千分尺测行星轮轴直径(行星架上安装行星轮的轴),检查是否有磨损或变形 | 轴径公差 ±0.005mm,无明显划痕 | 轴径磨损>0.02mm,或表面有深度>0.1mm 划痕 |
3. 磨损等级划分(确定维修方案)
三、分级维修方案:轻度→中度→重度
1. 轻度磨损维修(仅润滑与清洁)
2. 中度磨损维修(更换局部齿轮 + 修复行星架)
以 “单个行星轮磨损” 为例:
3. 重度磨损维修(更换完整齿轮组 + 轴承检查)
以 “内齿圈 + 太阳轮同时磨损” 为例:
四、精密组装与精度校准(维修后关键步骤)
1. 逆向组装(确保同轴度与密封性)
2. 精度校准(恢复机器人定位精度)
五、维修后维护与注意事项
通过以上流程,可有效修复 ABB 机器人减速机齿轮磨损问题,轻度磨损维修后精度可恢复至原厂 95% 以上,中重度磨损更换原厂部件后可恢复至原厂 98% 以上,延长减速机使用寿命(正常维修后可再使用 3~5 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