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轴轨迹同步控制是高精度运动系统(如数控机床、机器人、电子加工设备)的核心技术,需确保多个轴按预设轨迹精确协同(如速度、位置、相位同步)。以下是工业中常用的5 种同步控制方案,包含原理、适用场景及实现方式:
一、电子齿轮 / 电子凸轮(Electronic Gear/Cam)
原理
以一个轴(主轴)的运动为基准,其他轴(从轴)通过比例关系(电子齿轮)或预设曲线(电子凸轮)跟随运动,实现比例同步或非线性轨迹同步。
实现方式
适用场景
二、插补同步控制(Interpolation)
原理
多轴按预设的数学轨迹(直线、圆弧、螺旋线或自定义曲线)同时运动,控制器实时计算各轴的位置指令,确保各轴运动时间严格一致,轨迹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
实现方式
适用场景
三、基于实时总线的分布式同步(如 EtherCAT、PROFINET IRT)
原理
通过实时工业总线(同步周期≤100μs)实现多轴的时间戳同步,所有轴以总线主站的时钟为基准,按预设指令同时动作,避免通信延迟导致的同步误差。
实现方式
适用场景
四、主轴 - 从轴闭环同步(Torque/Speed Closed-Loop)
原理
以主轴的速度 / 扭矩为反馈基准,从轴通过闭环调节(PID)实时跟踪主轴,补偿同步误差(如负载波动导致的速度差)。
实现方式
适用场景
五、基于模型的多轴协同控制(Advanced Coordinated Control)
原理
通过建立多轴系统的动力学模型(如机械耦合模型、负载分配模型),使用先进算法(如模型预测控制 MPC、自适应控制)优化各轴输出,实现全局最优同步(如最小化轨迹误差、能耗或机械应力)。
实现方式
适用场景
六、方案选择依据
典型应用案例
实际应用中,常采用 “混合方案”(如 “实时总线 + 电子凸轮”),兼顾同步精度与系统灵活性。调试时需重点关注各轴的动态响应一致性(如调整驱动器增益使各轴速度环带宽匹配),减少因轴间响应差异导致的同步误差。